【乳癌 Part 3】乳癌治疗/手术前必看:关键检查决定最佳治疗方案
- drteoyinkeong
- 10月11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10月13日
Johor Bahru, 柔佛新山
For English version, click HERE

作为肿瘤科医生,我常常提醒病人:不要在一发现乳房肿块后就急着动手术。手术只是其中一步,不一定是第一步!
有些病人甚至没做活检(Biopsy),就直接切切除肿块或乳房。这是一种自带风险外加鲁莽的做法,毕竟缺少了关键检查的支援下,就像没有地图就盲目开车,容易走错/走歪路。 在开始任何乳房治疗(不论是切除手术还是药物治疗)之前,至少要完成以下的3个基本评估(Triple Assessment):
乳癌治疗前,最基本的3项检查

1️⃣ 乳房临床触诊 (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):
医生用手触摸,评估肿块的位置、大小、硬度,以及是否固定在皮肤或胸壁。
2️⃣ 影像学检查 (Imaging: Ultrasound / Mammogram):
观察肿块的形状、位置和是否有患癌的风险
3️⃣ 活检 (Biopsy):
取出肿块组织进行化验,确认是否为癌症,并判断癌细胞的类型。
‼️ 没有活检,无法真正确认肿块的性质。
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同时加做以下检查

+ 分期扫描 (Staging Scan)
目的:确认癌症有没有扩散,以及属于哪一期。
+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(Immunohistochemistry)
目的:判断癌细胞是否对荷尔蒙治疗或标靶治疗有反应。乳癌常见的化学染色包括: ER、PR、HER2 ,最近也开始加入Ki67 的估算。
‼️ 这能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荷尔蒙药物或标靶药物,而不是只靠手术。
a) 为什么在乳癌治疗前, 活检 这么关键?
活检是确认乳房肿块性质的最重要一步。它能回答三个关键问题:
1️⃣ 这个肿块是不是癌症? → 决定是单靠手术就足够,还是需要结合其他治疗。
2️⃣ 它属于哪一种乳癌? → 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策略应对方式,确保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来得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3️⃣ 癌细胞的“等级(Grade)”是多少? → 反映癌细胞的凶猛程度,决定治疗的紧急性与强度。
💡额外小知识:你知道什么是癌症“等级”吗?等级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,看它们“有多不像正常细胞”,也就是癌症的凶猛程度:
b) 为什么在乳癌治疗前, 分期扫描 这么关键?
活检能告诉我们“癌细胞凶不凶”,而分期检查则回答另一个重要问题:乳癌有没有扩散?扩散到哪一个阶段?
i) 临床上可能看到的乳癌扩散迹象
如果乳房或皮肤出现以下变化,往往提示乳癌已经进入较晚的阶段:

⚠️ 注意:这些症状只是临床经验分享,不能取代医学检查。是否扩散、属于几期,必须依靠影像学来确认。
ii) 准确判断分期,需依靠影像学检查
🟢 CT 扫描 / PET 扫描
➜ 最精准的选择,一次性观察全身器官情况,并发现微小转移。
🟠 如果资源有限(无法做 CT/PET)
➜ 可以用以下组合替代:
胸部 X 光(看肺部)
+ 腹部超声(看肝脏)
+ 骨扫描(看骨骼)
➜ 这三项检查能覆盖乳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。
💡额外小知识:癌症等级和癌症分期有什么差别?
癌症等级 (Cancer Grade) vs 癌症分期 (Cancer Stage)其实不一样!很多人把两者混淆,其实它们回答的问题完全不同:
c) 为什么在乳癌治疗前,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这么关键?
近年来,免疫治疗(Immunotherapy)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。
‼️ 但要记住:并不是所有“最新、最先进”的治疗,就一定是最适合你的。关键还是要看: 你的癌细胞是否真的会对这些治疗有反应。
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(Immunohistochemistry,简称 IHC),就是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重要检查。它能告诉我们:
哪一种药物对你的乳癌更有效?
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有多快?
癌细胞是否有特定特征,可以决定后续的治疗方向.
乳癌最常见的 3 个 IHC 标志:
1. ER / PR (雌激素 & 黄体酮受体)
→ 判断是否适合荷尔蒙治疗
旧式报告:只写“阳性”或“阴性” → 代表能用或不能用
新式报告:更详细,会注明:
有多少 % 的癌细胞呈阳性
反应强度是强、中还是弱
👉 这决定荷尔蒙药物对你“多有效”,以及能否长期单用,还是必须搭配化疗或其他治疗。
2. HER2 (有时候会写成ERBB2)
→ 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针对HER2的标靶药物
结果解释:
0–1+:反应很弱 → 癌细胞对标靶药物的效果有限,通常不建议使用
2+:中等反应 → 必须做进一步检测确认
3+:强烈反应 → 癌细胞很可能对标靶药物有高反应,通常建议使用
⚠️ 特别提醒:虽然很多乳癌细胞在 HER2 检测中会呈现阳性,但真正达到 3+ 强阳性,适合使用标靶药物的病人,只有大约 15–20%。所以,基本阳性不一定代表适合!
3. Ki-67
→ 判断癌细胞的增殖速度(生长快慢)
Ki-67 蛋白只出现在正在活跃分裂的癌细胞里,“休眠”的细胞不会有
结果解读:
10% 以下:生长慢,恶性程度低,复发风险较低
10–30%:中等活跃,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评估风险
30% 以上:高度活跃,恶性程度高,侵略性强 ➜ 通常需尽快开始更积极的治疗,如化疗、标靶药或免疫治疗
总结
如果没有这些检验,医生和病人就像在“蒙着眼睛打仗”。
结果可能会:
选错治疗方式,效果不佳
治疗方向走偏,耽误时机
白白承受无效的副作用和痛苦,却得不到应有的疗效
所以,确诊乳癌后,第一步不是急着开刀,而是先完成这些检查:
活检 (Biopsy) + 分期扫描 (Staging Scan) +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(Immunohistochemistry) 检查。
Cancer / Oncology Care Brought To You By
👨⚕️Dr Teo Yin Keong
Clinical Oncologist, Johor, Malaysia
马来西亚柔佛新山肿瘤专科医生张引强
©️ TEOncology





